NBA 2014-15 球季近趨尾聲,東西區都已來到分區冠軍系列賽,首先登場的是西區冠軍賽系列組合:金州勇士 vs 休士頓火箭;東區方面則是:亞特蘭大老鷹 vs 克里夫蘭騎士,今年的分區冠軍賽也剛好就是該區的前二種子,到底誰會出線,邁向最後的 The Finals 呢?
★料理東西軍之咖哩飯、滷肉飯,今晚你想吃哪一道?Dochi!
勇士對上火箭,除了是料理界之爭,也是真正 MVP 的證明之戰。
兩隊例行賽交手四次,皆由勇士拿下最後的勝利,分別的比數為:98:87、105:93、131:106、126:113,都是十分以上的分差勝出。再來看看相關數據:這四場勇士命中率平均是高達近五成的 .498,比火箭的 .402 高出近一成 (火箭例行賽的命中率可是也還有近四成五),籃板、助攻、抄截的平均數據都是佔上風,尤其是在阻攻方面,更是 8.3:1.8 的壓倒性,而這主要是因為 Andrew Bogut。
Andrew Bogut 三場下來,在籃板和火鍋的平均數字表現上是 11.3 和 3.7 (一場因傷未上),即使得分平均未能上雙,但在禁區保護上,搭配機動性與身高上有佔有一定優勢的 Draymond Green 與 Harrison Barnes,確實讓火箭在內線進攻有一定的阻力 (別忘了板凳上還有 Andre Igudala)。
不過勇士在禁區方面現在還是有些許隱憂,第一替補 Marreese Speights 第二輪中段受傷,這讓禁區防守的輪替上可能會有一點麻煩,就要看例行賽因為防守功效沒那麼好,使上場時間減少的 David Lee,與另一名 6 呎 11 吋的高塔 Ezeli 能堅守到什麼程度,若是 Howard 和 Smith 兩人能控制自己的犯規 (板凳還有之前搭配很好的 Terrence Jones 和年輕有勁的 Clint Capela),又可以強勢的打禁區,火箭不和勇士的外線隨之起舞 (因為火箭的外線一不如勇士來的穩定,二也是勇士的攻守轉換對位防守做的很好),勝算上應該可以提升一點。
看完了例行賽,再來看看兩隊進入季後賽的近況。
勇士第二輪面對到專門打焦土戰的曼非斯灰熊,外圍的防守確實造成 Stephen Curry 的麻煩,前三場打完是 1-2 的落後,落敗的兩場球 Curry 的命中率更是被壓到四成以下,即使 Thompson 還是有著高命中率的表現,但兩人在賴以為生的三分線上是慘不忍睹 (兩人合計分別是 11 投 3 中與 16 投 5 中)。
第四戰開始,Tony Allen 因傷不是缺賽,就是上場時間銳減,最後三場僅出場 20 分鐘出頭,也讓勇士的兩門火砲開始復甦。除了進攻封印解除,勇士今年被多方看好的原因更是因為他們的防守,碰上灰熊,六場中有三場讓他們全場拿不到 90 分,第五戰更是可憐的 78 分。而過了這一關,要讓浪花兄弟的經驗值是更上層樓,後面應該不會有比 Conley + Allen 還難纏的防守組合了。
反觀火箭,為什麼第二輪會和洛杉磯快艇打到第七戰,就是因為防守太爛,前四場失分高達 119.5,也讓自己陷入 1-3 的絕對落後。後三場的失分其實也沒好到哪去,每場還是讓對手破百,只是幸好自身命中率提升,不然西區冠軍賽我們看到的應該是勇士對上快艇了。
最後,當然就是一線球星的較量。在例行賽 MVP 票選上惜敗給 Curry 的 Harden,不僅要帶領球隊重返睽違已久的總冠軍賽,還要證明自己才是真正的最有價值球員。兩人也是極端的表現,Curry 上罰球線的次數平均不到十次,一場下來可能只有 5、6 次,得分多半都是依靠自己創造出來的空間,或是見縫插針的交給隊友;Harden 則是聞名的賴犯規好手,一場以罰球拿下近 20 分是家常便飯,但也就成為球權多半要在他手上,這會不會造成球隊攻勢遲緩,或是隊友的手感無法維持,都是觀戰重點。
順帶一提,在勇士的贏面較大的情況下,火箭要有一搏出線的 X 因子,就是 Trevor Ariza。他和 Jason Terry、Corey Brewer 三人是目前看來是火箭全隊最拚防守的球員 (雖然 Terry 的防守效率或許不是很好,但在積極性上是可以看得出來的),而且 Ariza 的底角三分 corner 3 把握性高 (問問快艇,應該最清楚他所帶來的痛),搭配 Harden 強大的吸人能力,只要能適當地加以配合,Ariza 看來會是勇士相當頭疼的人物。
★「怎麼怎麼樣都擺脫不了馬刺的影子啊!」小皇帝哀之悲歌。
好不容易趁 Pau Gasol 尾段因傷缺賽甩開芝加哥公牛,真的帶領克里夫蘭“重返榮耀”的 LeBron James,在快艇淘汰馬刺之時本應背地暗自偷笑,但殊不知東區冠軍賽竟還會遇到有著「東區馬刺」之稱的亞特蘭大老鷹。
沒想到的,騎士在例行賽和老鷹交手四次,竟是一勝三負的落後,讓對手有著破五成的命中率,以及場場得分破百是絕對的關鍵。
四次對戰,每次老鷹都有最少五人得分上雙,這對騎士來說絕對是個警訊。如果防守守不住,那有沒有可能進攻上來相抗衡?LeBron James 的得分爆發力不用說,但第二得分點 Kyrie Irving 在第二輪中碰上公牛時即可看出踝傷對他的影響,要不是神經刀 J.R. Smith 再度發飆,以及沒有多少人知道的 Matthew Dellavedova 適時表現,公牛騎士誰出線,恐怕還很難說。
即使禁區失去了 Anderson Varejao 與 Kevin Love 兩名大將,但交易來的 Timofey Mozgov 適時的補上空缺,Tristan Thompson 也更是將籃板能力再上一層樓 (尤其是進攻籃板),使原本相當令人擔憂的內線,突然之間看來也沒那麼煩惱。只是老鷹兩名內線球員 – Paul Millsap 和 Al Horford 兩人都是具有中距離,甚至三分能力的,可以將其兩位拉出來,讓有速度的 Jeff Teague 與 Dennis Schroder 有更多空間進攻內線,也能夠分擔 Kyle Korver 在外線的出手空間。
防守上,老鷹的策略很明確 (也或許該說全聯盟對上擁有 LeBron James 球隊的通則),就是寧願放給 LeBron,也不要再有其他球員出來支援,更何況,和小皇帝對位的將會是筆者一直認為是和塞爾蒂克 Jae Crowder 同類型的 DeMarre Carroll。體型和速度上不太吃虧的 Carroll,只要在第一步限制住 LeBron,防守上就可說是成功,加上兩名先發禁區的機動性不慢,補防效果不錯的情況下,讓 LeBron 武器減少到投籃,那老鷹的勝算就大大提高。
而騎士的防守,比起內線,更麻煩的會是外圍。Irving 因為腳傷而使得移位速度有所影響,他能守得住先發替補都飛快的老鷹控衛?Korver 的三分看來是 Iman Shumpert 要來防堵,但當他不在場上時,J.R. Smith 都可以全神貫注的在這上面 (而且還要不影響他自身的進攻節奏)?Mike Scott、Pero Antic、Mike Muscala 都是有外線能力的大個,內線被拉出來時怎麼辦?如果選擇內縮,被這幾個大個在外線就打爆又怎麼辦?騎士的問題不在進攻,最大的問題是在防守。
兩支球隊在這個對戰上,要拿下最後勝利的關鍵字是同一個,就是:耐性。老鷹進攻上要不厭其煩的多跑幾個戰術 (這在例行賽中已練到爐火純青,比較不需煩惱),讓防守面看來比較薄弱的騎士疲於奔命,防守上則是要面對 LeBron 一而再再而三的衝擊;騎士進攻端則是要靠 LeBron 的創造力,其他球員把握每一次的空位投籃,以及防守端要陪著老鷹不斷飛奔。到底是 LeBron 能連續五年進入總冠軍戰,還是馬刺…不是,是老鷹可以繼 1960 年後再次踏進最後殿堂,就看誰的耐性可以撐到最後了。
p.s. 老鷹在對手球星單打的防守效率極差,又要面對全聯盟單打頻率最高的騎士,看來是贏面較小的情況下,除了 Carroll 的箝制性外,X 因子應該主要射手 Kyle Korver 了。今年一度站上射手指標 180 俱樂部的 Korver,在第二輪卻是守優於攻,阻攻抄截都有和 Millsap、Horford 不相上下的表現,但進攻上僅有三成出頭命中率,三分球更降為兩成八,身為老鷹外圍進攻指標人物,他的發揮將會影響全隊的戰術執行度,也決定這系列戰與騎士相之抗衡的抗衡度。
--------
圖/網路
文/Jason from JAST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