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6日,在對光芒隊比賽中,達比修有達成個人大聯盟生涯500K,也以401.2局打破原本Kerry Wood的404.2局,創下大聯盟史上最速500K的紀錄。
500 k 對於大聯盟投手只是小小的里程碑,要進大聯盟的名人堂,基本門檻可說是300勝或3000 k,但勝場數有時決定於隊伍的打擊實力,而三振可說是一名強投能宰制比賽的一項重要因素。以達比修目前才28歲的年紀,早已達成日/美通算1500 k的成就,若身體保持健康,在大聯盟達成3000 k也不會是不可能的事情。
----
成就
達比修有的經典比賽中,在2013/4/2對上太空人隊拿到14K,投出26上26下的比賽,差點就達成投手的最高成就-完全比賽(最後一人次破功)。2013/8/13對上響尾蛇隊,拿下生涯最高的15K,甚至差點達成無安打比賽(第八局被陽春泡破功)。2012年,剛加盟遊騎兵的一季,共投出221 K,成為大聯盟史上第16位新人球季投出200 K的投手。當然在日職時期,達比修平均8.9的三振率也相當可怕,在2011年,投出生涯第1000 K,為日職史上第7快。達比修的重要記錄中,可以說幾乎都與三振有關係,有人就開始研究他的多彩的變化球到底有幾種?
----
球種
對於達比修有總共到底有幾種變化球,眾說紛紜,多至14~15種,少至7~8種,但其實數量不是重點,也不是每種變化球使用的比例都相等,有人簡化成四縫線快速球、滑球、曲球、變速球、快速指叉球、伸卡球(二縫線)和卡特球這幾種,其中使用最多的還是四縫線,時速147~153 km之間;介於滑球以及曲球之間的滑曲球,這正是達比修的看家法寶;大曲球幾乎是拿來吊打者出棒的利器;與四縫線速度差不多,卻往不同方向變化的二縫線。速度高達140 km,卻會在本壘板前瞬間掉落的快速指叉(SFF);與直球速度幾乎無異的卡特球,會往右打者的外角稍微變化,而達比修的卡特球卻還有上飄的錯覺感。而會有那麼多變化球的原因也出在達比修本人的創意,他喜歡在投變化球時稍稍改變手掌方向以及力道,有時就這樣發明出各種變化球,像是不同球速的曲球以及變速球,讓打者混淆。
通常一名強投往往在威風幾年後,就容易被針對而成績下滑,達比修從日職到美職快十年的棒球生涯,早有職業球團的專家對他做分析,也發現達比修三振率高的殺手鐧在於他在投各球種時,投球的動作以及出手點近乎相同,這也讓打者能判斷揮棒的時機更加的縮短,進而揮空。
----
生涯記錄
在日職時期,在2004年選秀會上獲得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以第一指名選入,在職棒第一年就進入了球隊的輪值中,並在2007年成為了球隊的王牌,在該年之後三振率大幅上升,這時的達比修靠著變速球以及滑球來三振打者,2008~2009年,開始使用快速指叉球以及卡特球來對抗打者,到了2010年更從當時的隊友Buddy Carlyle學會將二縫線變化球改良而成的一缝線快速球,下沉幅度較大,而王建民也曾學習過,但並未因此改用。雖然曾經打算在日職退休,可在連五年防禦率皆低於2,被上壘率也幾乎都在1以下這魔鬼般的表現,還是決定在2011決定申請入札制度,進軍美職。
美職德州遊騎兵這兩年,之所以能順利站穩先發,絕對不是靠著變化球的數量,變化球的幅度及控球被老美稱為極品,還有一顆150 km左右的速球,而變態的是,達比修光是速球系的變化球就有四縫線、一縫線、卡特球這幾種,在進本壘板前瞬間的變化,讓打者很難抓到打擊的節奏。在美職的兩年,三振率比日職還可怕,但防禦率以及BB/9卻沒能保持日職的水準,但從2013年的進步來看,達比修習慣了大聯盟的打者,也確實在改變配球策略來改善問題。
----
數據
在美職的數據庫中,達比修的變化球必沒有記錄的那麼詳細,大概只區分出以下六種(變速球數據過少而不列出)。(資料取自fangraphs、Texasleaguers.com: PITCHf/x Database)
在2012年的第一個球季,大量的使用殺遍日職的四縫線快速球,使用率較次的是滑球、二縫線和卡特球。這邊記錄的滑球以均速來看應該是達比修的第二號武器,滑曲球,另外,雖然在日職時改稱一縫線快速球,在美職還是以二縫線快速球來記錄,被打擊率雖偏高,但也較容易造成滾地球。從整體數據來看,達比修快、慢球投的比例約2:1,速度差有30 km以上。
在2013年,達比修大幅的改變自己的配球策略,不再以四縫線直球硬拼,可能是在2012的速球被打擊率偏高的緣故,靠著大幅使用滑球,降低曲球的使用,達比修整體的三振率、被打擊率和防禦率都比2012年還來的優異,但值得注意的是被打者轟出26發的全壘打,比前年多出了12支;另外快慢球的速差又再度加大,差了約40 km,快、慢球比率也改為約4:3。前文也有講到,達比修本就有不同球速的曲球,也熱愛去研究新球種,所以雖然同樣以曲球來記錄,可能有著細部的差異。最後,可以推測的是,不論是達比修或遊騎兵球團都會針對球季的數據來做配球的修正。
----
配球策略
這邊的數據細部探討,在不同球數下,達比修會去選擇的球種。(資料取自Texasleaguers.com: PITCHf/x Database)
在0-0的情況下,直球還是最容易拿來搶好球數,而滑球也因為投的越來越得心應手,在2013年大幅增加配球,反之曲球的配球反而降低許多。
在好球數領先時,滑球依然是最大的武器,可怕的掉落幅度以及控球,讓很多打者都恨的牙癢癢,尤其在壞球的數量佔多數時,滑球投的比例更是高,這在2013年是較明顯的變化。特別的是在兩好球後,達比修也不怕投直球來對決或是吊球。
在球數落後時,不管是達比修或者捕手的打算,還是以直球為最保險的手段,但像是指叉球或是曲球幾乎不在配球的考量內,滑球在2013年也成為搶好球的利器,而這份數據可怕的是,與上述表格相比,達比修面對球數落後的情況明顯很少。
面對兩好三壞的局面,比起2012年的配球靈活性,在2013年幾乎不用考慮一定是滑球,直球雖然強悍,但也許是因為被全壘打率較高,而避免配直球,雖然配球單調,但就結果論來看確實成績較佳。
像已退休的李維拉,打者都知道他會投卡特球,但就是打不好,而如今達比修的滑球也是令打者頭大的武器,期待他2014年的表現,尤其在今年勢必有人會把田中將大與他做比較。
--------
圖:網路
文:Timothy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