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視加入 開啟40年間無線台無止盡的競爭 



中視的全名是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我們一般稱為中國電視公司,而大多數的時候,大家都會以中視CTV來稱呼它。


大事紀

‧    1963年 台視成立一年半後,當時有許多民營廣播電台及工商文化界人士,在立法院提出諮詢之後,決定開放成立第二家電視台,當年包括正聲廣播電台以及中國廣播電台在內,共有12個電視台申請案提出。

‧    1967年 在蔣中正先生的指示下,整合了這12個申請案,由中國廣播公司(中廣)出資50%,正聲廣播電台及其他28家民營廣播電台共出資28%,部份有志於電視事業之工商文化界人士出資22%,三方集資創辦第二家電視台,定名「中國電視公司」,簡稱「中視」,並於1968年在中山堂舉辦成立大會,推舉谷鳳翔為董事長、黎世芬為總經理。

‧    1969年 10月9日中視試播,同年10月31日,請來當時副總統嚴家淦剪綵,以及當時任職於中國國民黨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的俞國華主持按鈕,正式開台。中視成為台灣第二家電視台,改變了當時全台只有台視一家獨大的局面,並一次完成全省電視播映網路,全部以彩色播映,將台灣地區電視由黑白帶入彩色的時代,為中國電視事業寫下新的一頁。

‧    1972年 年底,中視開播三年後,整體的財務狀況出現2500多萬的嚴重虧損,瀕臨破產,因此改組,由中國國民黨取得中視的經營權,將中視納入黨營文化事業體系內,並將節目外包製作,才逐漸轉虧為盈,而在這之前,中視一直都是民營的媒體。

‧    1999年8月9日,中視股票上市,成為台灣第一家股票公開上市的媒體,也是無線電視台中至今唯一上市的公司。

‧    2003年 在黨政軍退出媒體的政策下,國民黨高層逐漸退出中視董監事的職務。

‧    2005年 中國國民黨將華夏投資公司掌控的中視股權,連同中國廣播公司及中央電影公司的股權一同售予,在當時中國時報余家持有兩成股權,在香港註冊成立的「榮麗投資公司」,此時黨政軍已經完成退出中視經營,中視再度恢復為民營媒體。

‧    2008年 12月底,旺旺集團蔡衍明從中時集團手中,取得中視與有線中天電視的經營權,原董事長余建新及總經理鄭家鐘請辭,中視在常務董事會中推選《中國時報》發行人林聖芬擔任董事長,中視執行副總經理饒聖雄擔任中視總經理,中時余家正式退出中視經營權。

‧    2009年 現在,中視轉移到旺旺集團底下,有節目部、新聞部、業務部等八個部門,包含中視主頻、中視新聞台、中視綜藝台三個電視頻道以及一個標榜全台唯一醫療通路專屬的媒體「MY LIFE 健康生活頻道」。

註:「MY LIFE 健康生活頻道」是中視的子公司中視文化於2002年成立的,透過虛擬私人網路VPN,傳送節目訊號給全台32家大型醫院,這個頻道使用的是專用的電視機,全台目前有354部,這些電視機架在各醫院的候診室、領藥區,定頻播出,觀眾無法選台。該頻道除了會播中視新聞台各節新聞與重播一些不算太舊的中視節目外,還穿插了橫幅廣告(每整點循環播放,出現在螢幕下半部)、醫療保健資訊、衛生教育短片、公益廣告等。

  資料來源:Wiki百科



關於中視的二三事

1. 「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的標準字,是從孫中山先生的楷書字跡之中集字而成,寓意是效法孫先生服務人群的精神,這六個字至今仍然留在中視大樓的外牆上。

2. 獨家的「開收、播曲」
1979/3/2中視在每天開播時播放由劉家昌作詞、作曲,蕭孋珠主唱的《美好的今天》,當做開播曲。同年4月12日,中視再度啟用由劉家昌作詞、作曲,費玉清主唱的《晚安曲》當做一天節目結束時收播的片尾曲,這首歌曲相信沒有一個台灣人不曾聽過。而中視也成為台灣唯一首創並使用「開播曲」與「收播曲」的電視台。

3.首次實況轉播
1983/9/13中視衛視實況轉播亞洲盃,中華成棒出戰韓國與日本的比賽,共7個多小時,創下當時記錄,當時共停播了兩次的晚間新聞以及三台聯播節目。

4. 首次實況轉播立法院
1988年4/14中視實況錄影轉播立法院外交政策討論會,是台灣第一次實況錄影轉播立法院的討論會。

5.跨足其他國家
1990/10/31緯來與中視合作取得日本通信衛星第七頻道的播送訊號權,製作90分鐘的節目《收衛星看中視》,每天晚上十點,向日本、韓國、香港放送。隔年,中視洽得Star TV(今星空傳媒)播出中視節目,每週一至週五播出帶狀30分鐘兒童節目、60分鐘連續劇,每週六播出綜藝節目與文化節目,開老三台風氣之先。

6.電視史第一位女性董事

1996/6/10 中視召開臨時董事會,推選出台灣電視史上第一位女性董事長鄭淑敏。此後,中視也走向專業經理人的時代,不再是國民黨政治酬庸的籌碼。

7.唯一成功進軍有線電視

1996 該年中視推出中視二台,加入有線電視頻道激烈的競爭行列,在老三台中,中視是唯一成功進入有線電視市場的,這個頻道也就是現在的中天娛樂,其他兩個無線電視台所推出的冠軍頻道(CTTV 台視)以及鑽石頻道(華視),前者則是被迫停播,後者則無線期延播。

8.首位氣象男主播
中視首創聘請專業男性氣象播報員在《中視氣象台》做為氣象主播,歷任男性氣象主播有馮鵬年、任立渝、戴立綱。1999年,中視與氣象新聞公司(WeatherNews Inc.)簽約合作,發展成無線台中唯一全自動的氣象播報即時系統,每小時自動更新,提供中視各節新聞使用,直到2007年5月止。

9.《開票看中視》
《開票看中視》是中視一直以來對於直播選舉開票節目的名稱。中視採用自己的計票系統,傾全新聞部的力量,希望能夠帶給觀眾正確快速的票數呈現。從1996年首次民選總統開始,《開票看中視》已創下收視率十一連霸。2006年12月9日播出的《2006決戰北高開票看中視》企圖挑戰十二連霸,但最後敗給三立新聞台。

10.中視專屬樂隊
中視由林家慶老師擔任指揮兼團長的中視大樂隊,是1968年至1999年間的中視專屬樂隊,也是台灣第三個電視樂隊。而不論是指揮及樂隊本身,中視大樂隊都是電視樂隊中最具盛名的一個。因為當時林家慶老師在中視大樂隊指揮之餘,還製作了許多的音樂節目,像是《五線譜》、《飛揚的音符》、《樂自心中來》等。同時當年中視播出的許多日本動畫,也都是由林家慶老師直接在日本原主題曲上,填寫中文歌詞,像是《科學小飛俠》、《海王子》、《小英雄》、《海底兩萬哩》等。台灣最後一部套用此模式的卡通作品也是中視播出的《魔神英雄傳》。

11.「請觀賞:《……》」
中視至今仍然在部分節目(尤其是重播的節目)開始播出時,使用傳統的靜態圖卡,並搭配真人語音告知觀眾:「請觀賞:《……》」。而節目播放完畢時,在左方或右方會以正體中文顯示「明天(或下週)同一時間請繼續收看《……》」。台視、華視已在2003年後 陸續終止了這些機制。

12.整點報時
中視曾繼續使用自己的「整點報時」音效(每逢整點前三秒內,一秒一短聲低音「Do」;每逢整點後三秒內,三秒一長聲高音「Do」,一直到2008年1 月)。這是由中視自行研製的標準時鐘所附的標準報時信號,精確度高達千分之一秒,每小時整點自動報時,供主控室播出節目時使用並傳送至中視大樓的每個角落。

13.史上唯一三連霸
在台灣的無線電視史上,除了台視獨占台灣無線電視市場的期間之外,只有中視曾經實現同時具有新聞、戲劇、綜藝節目的三連霸。







《一加一不等於二》(1984年週四晚間九點半檔,寇世勳、潘迎紫的成名作,也是潘迎紫到中視的第一部作品)

中視的戲劇王國

第一期1969~1979一炮而紅 站穩腳步

中視在1969年推出《晶晶》電視連續劇後一炮而紅後,也同時讓中視站穩了在電視圈的基礎,從開台1969年到1979年這段時間,中視連續劇製作的主題,仍然和國家政策宣導以及當時整體的社會環境,脫離不了太大的關係,教忠教孝主題的連續劇仍然是主要的題材。

像是中視第四部的連續劇《春雷》(1970年代初期,金滔、雷鳴、劉明主演),以中國軍閥暴虐為經,蔣委員長領導國民革命北伐成功為緯,共播出71集,當時受到熱烈歡迎;還有改編自趙氏孤兒的《萬古流芳》(1970年代初,郭小莊)、以及中視最早的一代系列,由郎雄演出秦始皇的《一代暴君》(1974);郭小莊飾演董小宛的《一代紅顏》(1975);1976年寇世勳主演《純純的愛》,這些戲劇在當時都有很高的收視率。較特別的是中視不但製作了古裝劇,現代時裝劇,也製播了以民國初年北大荒或西南邊疆為背景的戲劇,像是《長白山上》(1970)、《怒江春暖》(1971,黎錦揚「天之一角」小說改編,描述雲南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的愛情故事,演員有吳風、劉引商、張疆),
與六十二年與現任台中市長胡志強夫人,當時中視當家花旦邵曉玲合作的《苦情花》,以及《天涯赤子情》、《俠客行》、《戰國風雲》、《挑夫》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檔檔好戲。這讓中視在國語連續劇市場中,創造了自己獨樹一格的戲劇類型。

  《怒江春暖》(1971)

註:中視開台的前十檔國語連續劇
《晶晶》、《情旅》、《心橋》、《春雷》、《鳳凰樹》、《長白山上》、《怒江春暖》、《神龍》、《母親》、《龍江恩仇》。

 1969年《晶晶》
1969年(民國58年)10月11日至1970年2月28,中視製播了全台灣第一部的長篇電視連續劇《晶晶》,由李惠惠、劉引商主演,哀婉動人的連續劇主題曲由鄧麗君主唱。劇情是以晶晶母子於戰後離散的相互尋覓過程為故事主軸,飾演「晶晶」的女主角李慧慧並非職業演員,在當時由數百位應徵者中脫穎而出。飾演媽媽的劉引商,是首屆國立藝專戲劇科的學生,在中視開台時成立的專屬舞台劇團演出,因此有機會演出這個角色,也讓她成為五六○年代中視戲劇最代表性人物,賢慧媽媽角色的註冊商標,至於算是男主角的周仲廉,早先活躍於中影製作的電影中,後來簽約為中視基本演員,成當年中視戲劇舞台不可或缺的主配角之一。

這部戲一推出,就把向來以台灣第一家電視台自豪的台視,打的抬不起頭來,不但搶下台灣第一長篇連續劇的頭銜,也因為太受歡迎,播放時間由周一到周六每晚7點50分播到8點10分,延長到每天15分,之後再延長至20分,直到最後播足30分,共播映了102集。

1970年《長白山上》
這部戲是中視為了慶祝當時即將來臨的中華民國六十年大壽,傾中視全台之力所製作的戲劇,由當時最紅的製作人姜龍昭策劃製作,唐冀導演,湯以白導播,主題曲由王善為作詞,李中和作曲。本身也是編劇高手的姜龍昭,與王生善、吳宗淇、蔣子安組成四人小組,遍訪在東北長大的人士,打過鬍匪的耆宿、將領,了解東北人以及山上土匪的習慣、用語、造型而完成本劇,四人也因此榮獲文藝界最高榮銜「中山文藝獎」;而本劇也獲得當年金鐘獎最佳電視劇、新聞局年度最佳娛樂節目獎與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獎。

劇情描述民國初年,大陸東北寒冷地帶的長白山上,佟家屯與賀家堡兩個村落的明爭暗鬥,正派的佟家屯有俠客敖天龍(吳風)護航略佔上風,而賀家堡堡主賀慶山(洪濤)氣勢雖弱,但憑藉其狡詐本性及手下小人的助虐,俟機頻頻使陰

當時中視所有的演員皆上場演出,女主角是由邵曉玲飾演的賀蘭姑,吳風為該劇男主角,還有郎雄、左右、劉明、張復民、李芷麟、洪濤、朱磊、盧碧雲、沈雪珍、凌音等,號稱開台以來的空前陣容,播出後叫好又叫座,收視率超高,廣告滿檔。

從1970年(民國59年)12月21日至1971年3月13日,週一到週六每晚8點到8點30分,共播了70集(有說是81集)。靠著大把大把灑保麗龍粒,所營造出來的北大荒雪景,創造了空前的收視,那時幾乎把台視打得一面倒,時間一到大家就趕回家看電視,其他的娛樂業也受到很大的影響,北大荒的俠義故事在當時可說是人人都討論的熱門話題。

 (待續)

中視40th風華再現,打開電視史 重溫往日時光!(下)

本文原載於9樓B座


文/Yushu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