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球季開打之前就奪冠呼聲甚高,尋求連霸衛冕的邁阿密熱火,遇上眾人以為年事已高,縱使尚有戰力卻不被看好順利拿下金盃的聖安東尼奧馬刺,會是甚麼樣的光景?七場歷史性決戰,告訴了你我答案。

打自 1947 年 BAA (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America) 開始,美國籃球至今已有 66 年的歷史,中間一度還有現在的 NBA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與已被合併之 ABA (American Basketball Association) 兩大聯盟共存的時代。這 66 年中,共有 76 次的 The Finals 總冠軍賽 (其中包括 1968-1976 NBA 和 ABA 同時並存,一年兩次的總冠軍賽),出現了 20 次打到第七場的情形,有一半集中在聯盟草創初期 (1950-1970 間,共 10 次出現總冠軍賽打到第七場),另外一半則大多出現在 1970-1980 年間 (共 5 次),其他 1980 年 2 次,1990 年 1 次,到進入 2000 年,則像是輪迴一般,分別在 2005 年和 2010 年再各出現一次。但 2013 年,打破了 2000 年的規則,第 21 次出現了。

季後賽開打以來,馬刺一路勢如破竹的邁向總冠軍賽,即使遇到預期會打出兇猛禁區肉搏戰的灰熊,也談笑用兵似的剃了對方個光頭;熱火則是到了東區冠軍賽,碰上印第安那溜馬的頑強抵抗。但就算事已至此,馬刺還是因早早結束系列賽,休息太久而不被看好,熱火則是被認為雖然和溜馬的戰線延長,但過了這關則功力、信心大增,並且 LeBron James 誓言雪五年前在騎士隊時被馬刺賞鴨蛋的恥辱,各家賭盤與分析上還是一面倒的看好熱火,誰想得到接下來才是經典對決的開始…

Game 1:馬刺 92 @ 熱火 88

個人能力的展現,這絕對會是這場比賽最好的註解。

一方面是在講 LeBron James 在總冠軍賽第一場就拿下大三元的成績,另一方面則是在說 Tony Parker 在最後 5.3 秒面對 LeBron James 防守之下,那一顆 unbelievable shot。而這兩人所代表的三巨頭在第四節的表現,也造成了這場比賽最大的分水嶺。

總冠軍賽第一戰,兩隊都展現出為什麼可以打進 The Finals 的實力,尤其是在失誤的控制上,馬刺不可思議的 4 次,和熱火不到 10 次的 8 次,都在在顯示出兩隊在戰術執行上的成熟度。只不過可惜熱火在領先了三節,整場比賽又難得的總籃板數上比對方多的情況下,居然在最後一節拱手讓出了最後的勝利,熱火三巨頭的 8 分 (LeBron James 6 分 1 助攻,Dwyane Wade 0 分,Chris Bosh 2 分) 和全場 8 次失誤有 5 次出現在第四節中,絕對是最大的影響。反觀馬刺由 Tony Parker 吹起反攻號角,光他個人第四節裡就拿下 10 分 (Tim Duncan 3 分,Manu Ginobili 0 分 1 助攻),包括最後那 bank shot,讓黑衫軍順利在客場拿下寶貴的一勝。

Game 2:馬刺 84 @ 熱火 103

「失誤」,是這總冠軍系列賽最重要的單字。

和第一戰不同的是,熱火在第二場球當中,迅速地在對 Tony Parker 防守上做出了方針的調整,在 Tony Parker 執行擋拆之後,兩位防守者快速的上前做 double team,或是引誘到邊線使之形成陷阱,同樣的以包夾的形式造成 Tony Parker 傳球行徑的不順利,也讓他整場球下來的個人失誤數,就比馬刺第一場全場的失誤數還高。加上這場比賽熱火全隊的手感極佳,上場 11 名球員,有 7 名球員命中率達五成以上 (全隊命中率 .494),自身的失誤數也控制的上一場差不多 (6 次),讓衛冕軍在主場捍衛住一場勝利。

順帶一提的是,在最後一節中可以看到 Gregg Popovich 有趣的調度:第四節最後 7 分 40 秒左右,差距 14 分,Popovich 就已視為垃圾時間,毫不留戀地將 Tracy McGrady、Cory Joseph、Patrick Mills、Matt Bonner、DeJuan Blair 放到場上,若是換成是別的教練,應該會讓先發主力拚到約最後三到五分鐘,看可否在客場連續拿下兩勝再作此決定。

Game 3:熱火 77 @ 馬刺 113

Danny Green,整個系列賽最火燙的名字 (至少在前五場是啦…)。

一名 LeBron James 在騎士隊的前隊友,一名來自北卡大的四年級生,誰想得到他會在這次的總冠軍賽中名留青史。延續前二場外線的絕佳手感 (第一戰三分球 9 投 4 中,全場 12 分進帳;第二戰三分球 5 投 5 中,共攻下 17 分),第三場三分球更是 9 投 7 中 (全場拿下 27 分),搭配 Gary Neal 這名未經選秀進入聯盟的球員一同外線狂飆 (三分球 10 投 6 中,共得到 24 分),兩人就包辦全隊約一半分數,並且全隊失誤和籃板表現都遠優於熱火的情況下,就以 36 分之差,報了上一場差距 19 分的仇。

不過,若是不看 Danny Green 和 Gary Neal 兩位球員,而 focus 在兩隊三巨頭身上,其實會是個實力相當的比賽。熱火三巨頭雖在命中率上面表現的不甚理想,但還是聯手拿下 43 分,馬刺三巨頭命中率和熱火三巨頭差不多,也共拿下 25 分。當然啦,這也有別於場上球員情況,而所設計的戰術與上場時間不同,也會造成最後實際表現上的不同。

Game 4:熱火 109 @ 馬刺 93

Dwyane Wade 的表現依然是牽動熱火輸贏的主要指標之一。

球季平均可拿下 21.2 分的閃電俠“Flash”Dwyane Wade,在總冠軍賽前三場卻沒有任何一場得分上 20,籃板抄截也沒有甚麼突出的表現,讓熱火還是主要以 LeBron 做攻守兩端的中樞,也間接造成 LeBron 較多的負擔 (雖然 Dwyane Wade 是因為有傷在身)。但這場球他的爆發,讓馬刺是防不勝防。

馬刺在這場球當中,對熱火的主要防守方式還是以阻擋 LeBron 的切入為主,但沒想到的是 Wade 在此時跳出來,兩人同時發揮的情況下,不僅是讓防守陣式上有點顧此失彼,更帶舒緩禁區的空間,讓 Chris Bosh 都可以拿下 20 分 13 籃板的表現。反觀馬刺比對方多兩倍的失誤 (馬刺 18 次失誤,熱火 9 次失誤),這場比賽的失利完全無話可說。

Game 5:熱火 104 @ 馬刺 114

通常說出退休宣言的下一場,好像都會大爆發。

有著“白色 Kobe”、“阿根廷刺客”、“鬼之切入”之稱的 Manu Ginobili,一晃眼在聯盟當中也闖蕩了 11 個年頭,更別說他在國際賽上的豐功偉業。但這也代表了另外一件事,他也到了 35 歲這個名為“老將”的年紀。

總冠軍賽前四場比賽,只有第一場拿了  10 分以上的分數,其他三場不僅是出手次數少,命中率更是只有 .333 (且上場時間是都將近在 25 分鐘左右),完全不像一位曾拿下 NBA 年度最佳第六人的球員,也讓他在第五場比賽之前對媒體的訪問中,就說明有萌生退意的想法出現。

不過 Popovich 這場的調度救了 Manu,有鑑於上一場比賽的失利,Popovich 認為是球隊在整體速度與機動性跟不上對手,因而在本場球的先發陣容作出調整,將 Manu 放上先發,做出一大四小的陣容,而這一調度,也確實收到了奇效。對於 Manu 來說,我認為先發會是現在他的最好位置,在有了年紀之後,Manu 無法像年輕時候一樣,一上場就可以拿出先發等級的演出,反觀擺在先發位置,可以讓他有更多的時間去適應比賽的節奏,進一步對球隊做出更大的貢獻,另一方面也順勢 push 他去要求自己要在第一節中即有表現,7 分 4 助攻就是最好的佐證。

除了在進攻面上 Manu 接上了 playmaker 的角色之外,防守端以 Kawhi Leonard 做主要箝制 LeBron 的防守策略也獲得功效。馬刺對 LeBron 的防守方式一直很明確,放投不放切,而年輕有勁,雙臂展翼異於常人的 Leonard 也確實給了  LeBron 在進攻上一定的麻煩,另外 Danny Green 的協防也是讓 LeBron 有很大的困擾,這兩名球員必然會是馬刺未來的核心之一。

Game 6:馬刺 100 @ 熱火 103

熱火盤來 Ray Allen 的最大價值就在於此。

上半場 Tim Duncan 的神人級表現 (25 分 8 籃板),以及最後 28 秒馬刺還領先 5 分,最後卻以輸球做收,對馬刺無疑是最大的打擊。直接來看到幾個賽後值得關注的重點:1. Tim Duncan 在上半場打得如此神勇的情況下,為何下半場卻少有以他做進攻重心的戰術設計?雖說最後是以因下半場 Duncan 有點氣力放盡為由,但相信在整個總冠軍系列賽打 Chris Bosh 打得都相當有心得的 Duncan,就算下半場體力明顯不足,還是可以造成熱火隊禁區內一定的傷害,進一步舒緩外線的空間。2. 在最後 Ray Allen 投進追平三分的 play 中,大家都環繞著讓 Duncan 下去以求堵防熱火三分,而後卻讓 Chris Bosh 拿下最關鍵籃板的人員調度,但是否有想過若 Leonard 前一次的兩罰全進,就不會有後面的延長賽,另外若是 Manu 或 Leonard 任何一人,在 LeBron 投完三分的情況下,對場上最高球員 Chris Bosh 作出確實的卡位,是否就順利拿下睽違已久的金盃。3. 延長賽中還是以 Tony Parker 做為主打的戰術,明顯收不到成效,卻接二連三的一再嘗試,也讓馬刺在延長賽中種下敗因。

Game 7:馬刺 88 @ 熱火 95

成也 Manu,敗也 Manu,單字「失誤」再次出現。

要說最後的失敗要全算在 Manu 身上或許不太公平,但第四節的 4 次失誤確實是整場比賽中的轉淚點 (Manu 全場也就這 4 次失誤)。全場兩隊 11 次的平手,7 次的互有領先,最大領先差距皆不超過 10 分的情況下,就可看出此場比賽的精采程度。

最後,要讚揚馬刺,在整季眾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卻能勇闖至總冠軍賽,並一次一次地打出小兵立大功;要恭喜熱火,即使前五場 Danny Green 的外線手感好到令人驚呼,但最後關鍵兩場的箝制做得相當成功,也連帶去影響到馬刺整個內外攻勢的連線,讓焦點回到兩隊的三巨頭身上。另外,也要對兩隊的應變能力表示最高敬意,總是能在下一場的比賽中做出不同的回應,這絕對會是 NBA 史上精彩又經典的一個總冠軍系列賽。

最後的最後,有一個身影一定要提起,整個系列賽,他幾乎都坐在板凳末端,他是 Tracy McGrady,maybe farewell to NBA,we will miss you man。

圖/網路

文/Jason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