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支去年在分組當中排名第四,連季後賽邊都摸不上的球隊,而且是連續五年未進季後賽的球隊 (近 20 年更是只有兩次闖進季後賽),為何可以在今年脫胎換骨,位於戰火猛烈的西區高掛第六,更在台灣時間 2013 年 3 月 18 號,一場前三度與敵隊交手皆吞下敗仗,且平均輸分高達 15.3 分的第四度交鋒當中,以 30 分之差,大勝來訪的敵隊,不僅拉開了兩隊的勝場差至 1.5 場,也拿下這個球季兩隊四次交手紀錄的第一勝。這支球隊,除了今年在戰績上有所突破以外,更在球衣上有著創新之舉。他們是幾是維持一貫快打旋風的球隊,他們是當年締造令人瘋狂「老八傳奇」的球隊,他們是令人看得血脈賁張的球隊,他們是金州勇士隊。

NBA 元年 (1946 年) 共有 11 支隊伍,勇士隊即為其中之一,可謂是 NBA 的創盟元老之一。勇士隊這隊名從來沒變過,中間遷過兩次家,最一開始的勇士隊可不是在現在的奧克蘭,而是在費城,是為費城勇士。1946 至 1962 年,共 16 年的時間,那時的勇士可謂一級強隊。在得分王 Joe Fulks (NBA 元年之得分王,有著費城勇士全隊只有他平均得分超過兩位數之奇景,當年球季平均 23.2 分,球隊第二位則是 9.4 分的 Angelo Musi) 的帶領下,不僅創盟開始的前六年是連年進入季後賽,在費城的 16 年間只有四次未進入季後賽,更兩度奪冠,其中包括 NBA 史上第一座冠軍獎盃。除了球隊的強大以外,有一項球員紀錄也是身著此時此隊球衣時所創下的,那就是 Wilt Chamberlain 單場 100 分的紀錄。

雖然這歷史性的巨人為人所熟知的是處於洛杉磯湖人之時,但費城勇士隊其實才是他的發跡之地 (當年有個「地域指定」之條例,球隊可率先挑選一名家鄉子弟進入該隊,但代價是要放棄第一輪選秀籤,Wilt Chamberlain 在費城出生,因此首被費城勇士隊挑走,此「地域指定」條例於 1965 年取消)。Wilt Chamberlain 於 1959 年被勇士隊簽下,7 呎 1 吋 (216 公分) 的他人高手長,而且彈速驚人,得分和抓籃板對他而言是隨心所欲,所以進入聯盟之後,很快的就打破 NBA 多項得分記錄 (NBA 史上唯一一位單季得分破四千的球員、NBA 單場最高得分 [100 分]、連續命中最多球 [ 18 球]和最多籃板 [ 55 個],以及在 1961-62 年球季平均每場得分高達 50.4 分,同一季平均每場出賽 48.5 分鐘的成績、連續七年拿下得分王、生涯十四個球季中十一度拿下籃板王、1967-68 年球季單季助攻次數上名列第一、最多場比賽得分五十分以上 [118 場];連續最多場比賽得分破四十 [14 場];連續最多場比賽得分破三十 [65 場];連續最多場比賽得分破二十 [126 場];新人球季最高平均得分 [37.6 分];單季最高命中率 [72.7%] 等等,族繁不及備載)。規則更因他而必須修改 (大學時期因他而禁止大學球員扣籃;職業球員時期則是包括加大禁區、引進進攻時違例截球 [goaltending]、越過籃板傳球和罰球規則的修改 [因為 Wilt Chamberlain 會從罰球線後方持球跳起將球投進籃框])。

擁有著 Wilt Chamberlain 的勇士,在當年的球隊球風當然不像是往後的快打旋風,得分多半來自於禁區的攻擊。直到 1965 年球隊的重心,從 Wilt Chamberlain 換成 Rick Barry (就是那位罰球動作獨樹一格的名將,讓爾後的著名漫畫《灌籃高手》,其主角與他同一個罰球姿勢以向他致敬)。

球隊重心從一名中鋒轉至搖擺人身上,其球風當然也會有所改變。Rick Barry 進入球隊的第一年,就以平均 25.7 的得分成為球隊的得分王,與球隊的得分後衛 Guy Rodgers (球季平均 18.6 分) 共組火網,成為聯盟中數一數二的後場組合,佐以中鋒 Nate Thurmond (球季平均 16.3 分),讓球隊從前一年的 17 勝一舉躍升至 35 勝。雖然隔年 Guy Rodgers 已不在陣中,但以 Rick Barry 為首的勇士隊,還是以強大的進攻,全隊高達八人球季平均得分上雙的全面火網讓球隊更上層樓,最後在總冠軍賽中才敗在擁有他們舊將 Wilt Chamberlain 的費城七六人手下。

費城勇士隊於 1962 年搬至舊金山之後,在舊金山的九年光陰是五度打進季後賽,並兩次在總冠軍賽才中箭落馬。1966 年奧克蘭體育館 (Oakland Coliseum Arena) 新建開放後,勇士隊逐漸增加在這個場地舉行的主場比賽,於是,1970-1971 年球季成為勇士隊最後一年被稱為「舊金山勇士」;1971-1972 年勇士隊即改名為「金州勇士 (Golden State Warriors)」,「金州」乃加州的別名,起源於 1849 年的加州淘金潮。而勇士隊也成為與職業足球大聯盟的美國芝華士 (Chivas USA) 為現今美國僅有兩個不含主場城市名的職業球隊。

但有起就有落,改名為金州勇士的勇士隊,雖然在第四年再度奪下睽違已久的冠軍獎盃,但就此每下愈況,陷入了長達近十年未進季後賽的重建期。直至“The Run TMC”的形成與瘋狂實驗家 Don Nelson 的走馬上任,讓勇士再次成為季後賽常客,也開啟了「跑轟戰術」的熱潮。所謂的“The Run TMC”,其實是三位球員名字開頭的簡稱 - Tim Hardaway、Mitch Richmond、Chris Mullin (也是取自當年紅透半邊天的饒舌 Hip-Hop 團體「Run-DMC」的諧音)。這三位球員為破壞力強大、平均得分皆超過 20 分的鋒衛球員:Tim Hardaway 是“The Run TMC”的進攻發動器,速度快、外線準,還有一手變換速度極快又極佳的胯下運球,在“The Run TMC”巔峰的 90-91 球季,每場可拿下 22.9 分;Mitch Richmond 則是 90 年代著名的得分好手,當時還有「東 Jordan,西 Ritchmond」之稱,其中距離神準,切入也有一套,90-91 球季平均每場 23.1 分;Chris Mullin在 90-91 球季平均 25.7 分,命中率高達 53.6%,讓他搏得「上帝左腕」的美名,是 NBA 史上有名的神射手,也是“The Run TMC”的主力得分點。但除了個人的技巧以外,碰上一位適合的教練也是相當重要,Don Nelson 剛好就是他們一拍即合的對象。

Don Nelson 為 NBA 史上最多勝教頭 (31 年執教生涯中有 1335 勝 1061 負),被認為是卓越的戰術大師和革新者,他發明了控球前鋒概念,保持跑轟的攻擊式戰術風格,更創造備受爭議的「砍鯊戰術 (Hack-a-Shaq,針對 Shaq O'Neal 高投籃命中率卻低罰球命中率而採用犯規來對付他的籃球戰術)」,他尋求籃球場上各種不同的打法,甚至去顛覆某些概念,所以稱他是「瘋狂科學家」也不為過。。善於通過球員交易獲得有潛力球員和培養新人,他最大的長處,就是能帶出一批無名球員。也曾三次獲選為 NBA 年度最佳教練 (與 Pat Riley 共同保持此紀錄),並被選為 NBA 十位最偉大的教練之一,但也是千勝以上的教練中,唯一一位沒打過總冠軍賽的。金州勇士隊的球風彷彿就此定調,大量的跑轟與傳導,快速的反擊,讓他們成為小球戰術的一方之霸。

只是好景不常,雖然連年打進季後賽,但始終止步於第二輪的勇士,管理層終將 Mitch Richmond、Tim Hardaway 兩人一前一後的送走,想讓球隊可以有另一番氣象,殊不知這讓他們陷入另一次的黑暗期,Don Nelson 也在執教七年之後離開了勇士,但想不到的是,Don Nelson 也是再一次拯救勇士隊的那個人。

Don Nelson 離開勇士之後的十二年,總共換過七任教練,包括現灰狼的總教練 Rick Adelman、現布魯克林籃網的總教練 P.J. Carlesimo、塞爾蒂克一代名將 Dave Cowens,亞利桑納州立大學教頭,也曾帶過沙加緬度國王隊的 Eric Musselman,與 NCAA 名教練 Mike Montgomery,以及短暫代班的Garry St. Jean、Brian Winters 兩人,但這當中卻沒有一人能夠讓勇士隊踏進季後賽的門檻,其中更爆發 NBA 最長禁賽處分,Latrell Sprewell 的鎖喉事件。

對近代的球迷來說,Latrell Sprewell 大概就只是個養家要養很大的一名球員 (在灰狼隊期間,灰狼曾開出 3000 萬年薪的續約價碼時,他不但覺得受辱,還以不足養家活口為由拒絕,雖然之後有媒體稍稍替他平反,認為這段言論被斷章取義,以及過份放大。),可能不知他當年在聯盟當中是有多麼令人幻想的潛力。

“The Run TMC”之後,Latrell Sprewell 在 1992 年的 NBA 選秀首輪後段被勇士隊選走,其用意是找他來代替勇士隊的前得分好手李奇蒙 Mitch Richmond,他也不負期望,在加入勇士的第二年便成為球隊的得分王,並和交易來的 Chris Webber 成為最佳拍檔,帶領球隊打入季後賽 (當時也是 Don Nelson 執教的倒數第二年,“The Run TMC”只剩 Chris Mullin 一人)。

Latrell Sprewell 的第六年,教練已換成是 P.J. Carlesimo,一位管理球隊十分嚴厲的教練。1998 年 12 月初的某次練球,P.J. Carlesimo 因為對 Sprewell 的表現十分不滿意而對他大吼大叫,到最後更叫 Sprewell 滾蛋,Sprewell 嚥不下這口氣而和他互相對罵,接著 Sprewell 便用雙手掐著 Carlesimo 的脖子不放,留下了深紅的勒痕,這事無疑是對聯盟投下了一顆震撼彈,最後 Latrell Sprewell 被聯盟禁賽一年,這也讓勇士盪到谷底。

Don Nelson 在 2006 年重返勇士,整合球隊,以 Baron Davis 和 Monta Ellis 這兩位進攻火力強大的後衛做為主軸,並創造了令人驚奇的老八傳奇,誰也想不到這支不被看好的雜牌軍居然能擊敗 Dirk Nowitzki 領軍的達拉斯小牛,雖在第二輪敗給猶他爵士,但“小鋼砲”Baron Davis 卻製造了經典畫面,dunk on Andrei Kirilenko!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那是一個大家都喊著「We Believe」的美好年代。

只是大鬍子 (當年的大鬍子是 Baron Davis,而不是 James Harden) 後來成為自由球員,加入了洛杉磯快艇,也結束了他與 Monta Ellis 的合作。取而代之的現在的 Stephen Curry。

Stephen Curry 的時代在今年球季勇士將 Monta Ellis 交易出去後而正式確立,與往常的勇士令一個不同的是,其教頭的執教風格。現在的 Mark Jackson 不僅是一代控衛,更是一名攻守均衡的教練。保持著勇士順暢的傳導,但也加強了其防守強度。核心人物 Stephen Curry 在今年擺脫往年的踝傷,表現大爆發,也成為球隊名符其實的 franchise player;與他搭配的是二年級生 Klay Thompson,他的投籃簡潔輕快,出手點很高,空手跑位能力很好,而且射程也夠遠,曾在一場比賽結束說道,「沒有我投不進的角度」;禁區的 David Lee 和 Andrew Bogut 可說是最樸實的禁區,雖然 Bogut 常因傷缺陣,但他的高度以及傳球能力是不可忽視的。David Lee 更在今年入選全明星賽,得分和籃板是有著平均 Double-Double 的表現。更別忘了新鮮人 Harrison Barnes 所帶來的活力、Richard Jefferson 及 Jarrett Jack 的經驗與沉穩、Carl Landry 禁區的爛仗,傷兵席也別忘了還有名射手 Brandon Rush。

最後,今年的勇士除了戰績的再提昇以外,在球衣上也做了創新,正式發表了「短袖球衣」,儘管多了袖子,但重量將比原本的球衣少了 26% 重量,球員也表示投籃和移動都不受影響。此外,其中還有 60% 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質,讓球衣也變得環保。

讓我們再一次的,為這支一直堅持自我的球隊,給予應得的掌聲、目光,與歡呼。

圖/網路

文/Jason

 

arrow
arrow

    Li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